制冷压缩机是我院建筑环境与能源技术应用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一般在大三下学期开设,该专业课是培养本专业工作者的基本素养的重要课程。我院制冷与空调技术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是省教育厅批为湖北省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我校的“制冷压缩机”课程的设置比较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已开展压缩机方面的教学工作,经过多年教师们的共同努力,本课程在国内同行中有一定的特色和影响。在2005 年经过有关教师的努力,“制冷压缩机”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2010 年我校的教学团队被评为省级教学团队,“制冷压缩机拆卸与装配”课程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教材“制冷压缩机与设备”获湖北省教学成果三等奖。2014 年我校在原制冷空调专业的基础上开始招收建筑环境与能源技术应用专业本科学生。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企业对本科学生在创新能力更高的应用型人才的要求,我们围绕新的学科发展思想和本科生培养方案,对“制冷压缩机”课程的教学体系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在保证我校传统优势的条件下,根据新的情况,修正了目前的教学大纲,主要包括多媒体教学课件开发、课堂教学中新教学方法、开放实训室,改革考试方式等教学手段。
1、对制冷压缩机课程的知识要求与对学生的素质要求进行合理的更新
建筑环境与能源技术应用专业的教学培养人才应该有明确与时俱进的知识和能力目标,原有的教育思想和培养模式,其基本流程是先到课堂学习理论知识,在到实验实训场所和实习单位学习和开展实验教学,这样的教学手段与我国目前的专业需求相比,出现明显的不适应。主要有以下两点:首先是课堂教学内容与实践课程的时间不同步,学生在完所有理论课学习后,在到实训教室完成实践实训课程;其次是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有脱节情况,比如书本上重点讲解开启式活塞压缩机的结构工作原理,目前的实际情况是开启式的活塞压缩机在市场上基本淘汰没有使用,市场上以半封闭式和全封闭式压缩机为主。我们把建筑环境与能源技术应用专业的需要掌握的知识分为理论知识、技能知识和工程知识三部分,在目前的教学培养方案下,培养出来的学生显然掌握理论知识更牢固,而技能知识的培养仅在所附属的实验课程上有所体现,而对工程知识的培养仅仅在专业实习中接触。而在学校中实验课程成
为“只看zui后实验结果”的验证性教学环节。在专业实习中对工程知识的培养,由于学生招生规模扩大实习场地限制,实训老师往往一次带很多的学生,学生都是进行走马观花式的学习。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教学中把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作为重要目标。在压缩机的理论教学中我们只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必要的和够用的理论知识,对一些理论推导过程和公式只要求学生有所了解。比如对于各种类型活塞压缩机的工作原理及零件结构、选型和运行等知识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对压缩机的力学分析计算、力学平衡研究等的理论知识则进行合理删减。
2、加强对课程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开发,开展学生和老师之间互动等教学手段
在上制冷压缩机课之前,学生已经在前几学期的“制冷与空调设备”、“制冷原理”、“流体力学”、“工程力学”等课程中对制冷空调的基本原理和压缩机的基本理论知识有了一个感性的了解。而作为制冷空调系统四大件中zui主要的压缩机,它是整个制冷系统的核心。因此,在制冷循环中,只能有了压缩机,制冷机才能将低温物体的热量不断地转移给常温介质,从而达到制冷的目的。通常为了方便学生理解,在上课时,我们把压缩机比喻成人的心脏,制冷剂比喻成人的血液。压缩机的种类形式多样其结构都很复杂,如常见的活塞式压缩机、涡旋式压缩机、滚动转子式压缩机、螺杆式压缩机、滑片式压缩机等。如果仅依靠以前一块黑板一根粉笔上课的教学手段,只用教材上的图片教材和挂图,教师很难把压缩机内部的结构和动态工作过程讲清楚,如压缩机系统的油路润滑系统,在上课时学生没课程教学有见过压缩机内部结构,仅靠文字叙述学生理解起来很费劲。
学生光靠书本上的图也不容易了解复杂的机械结构,传统的板书方法也无法表达出连续的、动态的压缩机工作过程。为了解决这一课程教学的难点,尝试新的教学手段,如采用教师自己根据目前的压缩机发展制作的多媒体课件教学。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教学提供的信息内容要眼高于传统的板书教学,利用Flash 动画演示和CAD 图片可以将压缩机的运动结构和工作过程等知识点更加形象生动地呈现在课堂上。当然,多媒体教学在上课时也不是的,也一定的局限性。比如在使用多媒体上课的进度一般比传统的上课进度要快,一张图片一个动画有可能学生还没有*看清楚就结束了。为保证教学质量,我们在上压缩机课时将一些比较小的零部件,在每节课zui后10 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现场拆卸。比如在上到全封闭式活塞压缩机的结构原理时,事先锯开几台全封闭压缩机的外壳,在上课时分组让学生自己动手拆卸压缩机的气缸盖,教师通过提问,要求学生根据理论课时讲到的知识,对照实物掌握不同形式活塞式压缩机的吸、排气工作原理,观察其吸、排气阀片的结构,利用塞尺、游标卡尺和千分尺等测量仪表测量压缩机的吸排气阀厚度、气缸内径等参数。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
针对制冷压缩机使用比较多的大部分是国外生产厂家生产,如比泽尔、谷轮等。这就要求学生有一定的英语基础,否则学生参加工作后将很难看得懂国外产品的使用说明书。为此,我们改革了教学内容,对在上课时尽量采用英文表达某些压缩机常用名词、工况、参数等。平时要求学生通过在图书馆或者在自己家里的电脑上利用网络查阅国外厂家的产品说明书、了解的科技动态,以此来锻炼学生搜集、整理、分析专业文献的能力。
目前在互联网技术和手机通讯技术的高速发展的条件下,老师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和“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资源,课余时间制作了图形、大量三维动画,录制了一些大型活塞压缩机、离心压缩机、单机双极压缩机、螺杆式压缩机的拆卸与装配等多媒体资源,利用学校教学平台,开发了网络资源共享的专业学习课程。建设了丰富的压缩机课程的网络资源,方便学生通过自己的网络,在家里的电脑或者直接在手机上就可以看到压缩机课所讲的知识。
3、开放实训室,对压缩机的考核形式和内容进行改革
针对学生对动手和实物操作比较感兴趣的特点,我们鼓励新生入学时期参加各种学科社团,比如制冷社团、机械创新社团等。将学校的实训室在业余时间免费对学生开放,鼓励本专业的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到实训室进行参观和专业技能练习。鉴于大三的学生已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基础,由大三学生带队,对低年级的学生进行专业介绍和实训设备的讲解。有的学生想利用课余时间自己练习压缩机的拆卸与装配项目,实训室老师事先将需要的工具准备好,然后在学生之中选些动手能力强,认真负责的同学当组长,将工具发给组长让其带领其他学生练习,练习结束后由组长将工具归还,并整理实验室卫生。为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我们通过“以练促学”的方法调动学生练习专业技能的积极性。创建与现实工作环境类似的实训环境,真正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工作态度和职业素养等方面,为学生在今后的就业中打基础和积累优势。
为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合能力,对压缩机课程考试方式进行了一些尝试,将压缩机课程的考试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为理论考试,要求学生掌握压缩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分类等知识;另一部分为实操考试,要求学生掌握各种形式压缩机的结构组成拆卸方法、步骤、工具的使用等。两部分考试之间的比例为1:1。在考试中要体现技能知识的要求,只要学生通过努力掌握必要的技能知识,就应该给予合格的评价。所以有些课程实操考核的标准和内容,老师事先会发给学生,让学生根据考核标准进行练习,学生在练习中学习,从而使得教学过程更贴近职业实践,达到熟能生巧的效果。教师转变观念与时俱进,真正达到“教学做”融于一体,这样我们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就达到了。
4、小结
经过我校多年的改革实践,可以明显感到学生对“制冷压缩机”课程学习的兴趣更浓了,学习效果也有所改进,但如何使课程教学与社会需求更加紧密结合,仍需任课教师进一步在实践中改革尝试,才能使我们的教学工作迈上新的台阶。
电话
微信扫一扫